首页 > 用户投稿

十万个为什么儿童(儿童十万个问题及答案大全)

文丨团妈

“妈妈为什么会有宝宝?”

“兔子为什么不会说人话?”

“河水为什么只往一边流?”

“天为什么会黑?”

“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

大概养过娃的家长已经很熟悉这种调性了,孩子一开口提问,意味着对于你的脑细胞来说就是“一场风暴战争即将开启”。

接受团妈采访的一位妈妈在学校门口发出感叹:“工作比回答他们的问题容易多了!”

那回答神兽们的问题是不是真的比登“蜀道”还难?

我们先来看看神兽们和各位活了几十年家长斗智斗勇的现场。

你是不是也想问什么是蝴蝶节?哪里来的蝴蝶节?

那是五一节期间,可能就听到讨论过节什么的,就问我什么时候过蝴蝶节,可是他也不给你解释,也不想听你解释,他只是想知道一个答案,你告诉他夏天之后,他就一副“噢!我知道了”的表情。

嗨哟,说到这个简直是多得数不清,他一提问我头都大了。我们一起在公园看鱼的时候他问我鱼为什么不穿泳裤?问我河水为什么只往一边流?

我当时也懵了啊,怎么回答才能让孩子听得懂,我就立马发了个朋友圈问大家,要怎么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然后就从朋友们的评论中找答案。后面就告诉他因为河流要流向大海母亲的怀抱,所以只能往一个方向流。

机智回答的背后是朋友圈大脑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经常问一些两性隐私相关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次他就问我,妈妈为什么只有男生有小鸡鸡,女生没有呢?这个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会让他爸爸来给他解释。

通常也就是以开玩笑的方式去回答他,不会用特别严肃的方式做给他科普,但一般也不会逃避。回答他们的问题可比我工作难多了!

此刻问出这个问题的主角正在妈妈的后座歪着头问我:你为什么要问我们问题呢?

这突如其来的发问也是令团妈有点不知所措……

帮舅妈单位小孩辅导作业的陆女士如此答道

有一天我正在给她讲阅读填空,那个空的答案需要填“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就是想告诉小朋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要伤害它。然后她写了两个字就突然问我:

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填呢?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啊,为什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呢?动物不是会吃人吗?我们也会吃动物啊?如果是朋友的话不会互相吃的啊!

我的天呐,这一连串的问题甩出来我当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我甚至觉得她说得好有道理……

本来就是一个自然生物链的问题,我又不懂怎么给她解释。我就说我们吃它、它吃我们是为了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我感觉她也没听懂,我就说课本上是这样的,你就这么写。其实我的内心只希望她不要再问了……

不知道这位小朋友作何感想,但听到答案的团妈后背有点发凉……

那天刚好在学习人类的面部器官,然后我就发现她自己坐在位置上“冥思苦想”,不一小会儿就举手问我,为什么我们有两个鼻孔?当时内心是真的很“无语”,但你说这是自然规律他们听不懂,你也不能去欺骗她,我就只能说我们一个鼻孔呼吸不过来,所以需要两个鼻孔交换着呼吸……

光看上面这些问题团妈已经开始头疼了,而家长们实际上每天要面对的是数不过来的奇奇怪怪的问题。

英国的《独立报》曾对1500个家庭进行采访,搜集的数据报告显示:

2~6岁的孩子,平均每个孩子大概每天会问73个问题,而平均每个妈妈一个礼拜就要回答孩子近500个问题。

这也意味着,这些人类幼崽无限的好奇心随时可能挑战家长们有限的知识容量。

●那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亲子作家黄瑽宁把孩子们的提问分为了三个类型:

一是日常“拉屎型”。也即是不管你怎么回答,合不合理,他们都能一直问下去的问题。比如在绘本《莉莉爱问为什么》中,莉莉和爸爸的对话:

其实这类问题,他们更多时候只是为了想引起你的注意,故意给你“找茬”。

而面对这类问题,家长们也不要太过较真,可以陪他们聊聊天、玩一会儿,或者转移话题。毕竟你的战斗力远远比不过他们无穷尽的为什么……

二是“抗拒规矩型”。这类提问更多时候是带有一些情绪性的表达,一种对“规矩的抗拒”。

比如“为什么我要现在起床?”“我什么你能玩游戏我不能?”“为什么我要多吃青菜?”

面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转到孩子的立场,发挥我们的同理心和耐性,和孩子好好沟通。

三是“求知欲望型”。比如为什么没有绿色的狗狗?为什么有的动物有四只脚有的只有两只脚?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事实上,当孩子清楚的问出这些问题时,也恰恰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这类提问也往往成为家长要回答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重难点”。

在团妈的采访过程中也发现,其实大多数的家长在回答孩子超出自己知识范围水平的问题时,往往第一时间直接百度、各种网络搜索、或是直接搪塞过去。

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的王女士说,“我们知识面也没有那么广,一般我就百度,给他找出一个答案。”

其实,面对孩子求知欲望型的提问,在自己无法回答时最好的方式不是立马上网搜索一个答案给孩子,毕竟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

而是应该诚实地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去探寻,毕竟,不知道才是探索的源动力。同时,面对看似非常简单容易的问题时,也别轻易给出答案,或许可以适当反问孩子“你觉得为什么呢?”,去激发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和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在我们在陪孩子发现问题答案的同时,还能有很多新的收获。最后,我们还能在适合的场合,带着孩子对自己的想法和怀疑进行验证。

每一位陪孩子长大的家长都会要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当我们被这些问题问的张口结舌或是觉得他们的问题滑稽可笑故意捣蛋时,也千万不要以欺骗、呵斥与责骂去对待孩子的提问。

因为很可能,这些粗暴的回答方式将会成为扼杀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杀手。而往往我们的科学发明、艺术创作、哲学思考等最初都是来源于好奇心。

“为什么”是孩子对世界的发问,

孩子也是他们小小世界里的哲学家。

实在不知到怎么答的时候,团妈建议,用“魔法”打败“魔法”,你先问他为什么!(当然,不到不得已的时候家长们还是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好好回答神兽的问题吧,争取和孩子一同成为生活的哲学家~)

参考资料:

黄瑽宁:《孩子的“为什么”,究竟是“为了什么”?》,亲子天下,2015年11月

郝景芳,王立铭等:《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抓住0-7岁关键期培养一生的优势》,中信出版社,2018年11月

李静:《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02月

原文标题:十万个为什么儿童(儿童十万个问题及答案大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odstylecd.com/tougao/11740.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格调佳」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